close

■ 靜教院教師陸少明禮服樂當志願者 本報記者 陳意俊 攝本報記者 陸常青
  2001年8月從雲南支教返滬製冰機出租後至今,他樂當志願者:幫助單親學生走出自暴自棄的陰霾;用自己的熱情、智慧和科研特長幫助中小學校走科研興校道路;自掏腰包上萬元把有勵志意義的自身生活經歷畫成連環畫為學生現身說法,激勵學生追尋夢想。他說:“只有熱心服務於教育、服務於他人,我們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並感受到這個社會的美好。”
  他,就是靜安區教育學院教師陸少明莊臣。靜安區教育學院2樓,他的辦公室被等身的著作和教研資料所“包圍”。他說:“我是教育科研工作者,搞教研是我的強項,所以我只能用我這些僅有的‘資源’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哈尼的紙條—預防癌症食物—老師是瘋狗
  來自浙江農村的陸少明,室內裝潢自小家境貧苦,深知窮苦孩子對學習的渴望。幫助貧困地區孩子學習,成了他工作後的第一個志願夢想。2000年陸少明作為上海首批支教教師去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三中教初一英語。
  “那兒多是彞族學生,至今仍用彞族語言。連漢語都不會講,如何學習外語?”陸少明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他自己掏錢買了收錄機和磁帶,結合現代的教學手段,先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剛開始,滿腔熱血的陸少明為孩子們學習基礎弱而著急。當過兵的他對學生們嚴格要求,加班加點地補課,這讓有些孩子難以適應。一次在課堂上,一位名叫哈尼的小女孩在紙條上寫了一句“老師是瘋狗”。當別的同學告訴陸少明以後,他沒有批評該學生。震驚之餘,他開始自我反省,“當時自己是有些操之過急,應從少數民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隨後,他採取了“先慢後快”的教學,使多數學生跟上學外語的步子,讓班級的外語成績有了質的提高。
  “僅僅教英語那是不夠的,要用好的課題方式帶動當地的教學發展。”在支教期間,陸少明多次翻山越嶺,作教育調研,無償幫助受援學校以及當地的教委和學校,先後撰寫了雲南省教育廳批准立項的三個省級課題方案。
  個案的驚喜——差生有春天
  “搞課題研究都是硬碰硬,對學校,對學生是實實在在的受益。”陸少明覺得問題學生集中的學校與教師更需要支持幫助。於是從2011年9月開始,陸少明走進一所特殊學校——靜安區康定中學,成了該校的一位“科研扶貧”志願者。
  康定中學全校只有30多個學生,多為本區其他學校轉學過來的“問題學生”,不僅成績差,有些還存在行為偏差及人格缺陷,被視作“雙差生”。經過調研,陸少明於2012年9月幫助康定中學建立了上海市教育科研規劃項目《促進工讀生生命成長的個案跟蹤研究》,組織全體教師對這30名學生進行個案跟蹤研究,培訓教師嘗試教育干預。如今,這個學校的所謂“差生”,學習熱情被點燃後,成績和生活都有了起色。2012年第一學期區統測,七年級學生語數外平均分比半年前高10餘分。去年中考,該校畢業生文理合格率達100%,在校史上還是第一次。
  “不僅是學生的學業成績有所提升,不少學生更是在人際交往、學習態度中表現出色,令家長和教師、同學都刮目相看。”康定中學辦公室主任嚴陣說,“陸老師的教育科研志願服務受到學校師生贊揚,給我們學校帶來的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下轉A3版)(上接第1版)
  幫困的收穫——
  多個忘年交
  今年一放寒假,陸少明又像往常一樣來輔導小楊功課。“陸老師,今年期末考成績又提高了。”還沒等陸少明爬上樓梯,掛著笑容的小楊就興奮地跑到他面前來報喜。如今兩人儼然成了“忘年交”。
  “在一年中,最終他接納了我,並逐漸產生了學習動力,最終使他掛紅燈的兩門課都及格了,並且英語還考了81分。”看到如今小楊臉上洋溢著微笑,對未來還充滿著憧憬,陸少明欣慰地笑了。
  “處於單親困境中的孩子往往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愛!”長期從事學生心理輔導研究的陸少明深深明白這個道理。為此,從2011年10月至今,陸少明與康定中學的小楊同學建立了“結對幫困”關係。
  小楊同學的父母在其讀小學時就離異了。父母離異後,他一直與父親生活在一起,但父親從不關心他的學習。逐漸,他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和熱情,一直沉迷於電腦游戲以打發時間,原來的成績直線下降。“直到我與他交流時發現,小楊在期末考試中沒有一門課是及格的。”
  “因為覺得連自己深愛的父母也會遠離自己,所以小楊對周邊的人產生了‘敵意’,不願意與人溝通。”為了消除小楊的緊張和陌生感,第一次見面,陸少明特意衣著朴素,臉帶微笑,並隨身攜帶了兩小盒巧克力。
  就這樣,小楊患病時的幾盒補品、中秋節的一盒月餅、平時的一頓晚飯……生活的種種關心,使小楊對陸少明建立信任並敞開了心扉。小楊告訴記者:“沒想到自己這種差學生,也有老師這麼關心我生活,當時感到十分溫暖。”
  自此,通過陸少明不斷地鼓勵和不間斷地一對一功課輔導,小楊開始改掉玩電腦游戲的壞習慣,堅持每天認真預習和複習,把平時做錯的題目都記在糾錯本上,成績悄然發生了變化。
  自己的故事——
  勵志新教材
  “一些學生對學習沒有熱情,我就一直在想該如何激起他們對生活和學習的渴望。自己的經歷不正是現下學生的‘活教材’嗎?我要將自己三十年在逆境中奮鬥成長的故事講給學生們聽,給他們送去正能量。”於是,去年5月,陸少明自費1萬多元,請人把自己的人生經歷畫成了連環畫。
  該連環畫《愛讓更多的生命之花綻放》共分三個主題:孝敬長輩篇、求學進取篇和建樹愛心篇。出版後,陸少明打印了一百本,作為“愛心課”素材先後在靜安區的康定中學、上外靜安外國語中學為學生現身說法。
  “相對於書本上的那些大道理,學生們看了連環畫覺得很親切,聽得分外認真。”隨後,陸少明的故事被全國數家主流媒體爭相報道,得到了一致的肯定。
  陸少明透露,自己曾做過農民、軍人、工人,雖然只有初中文化,但通過努力自學考上了研究生,最終成為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有別於常人的求學艱辛,讓他萌生了這樣一個“大膽”的想法。
  “有人會覺得我是在自我宣傳,自我炒作。但不管別人怎麼去議論,我覺得身為教師,自身的德育資源可以成為校本德育的補充,對學生來說更具鮮活性和親和力,更受學生歡迎,能夠幫得到他們,這就足夠了。”陸少明說。  (原標題:畫一個我給“想要怒放的生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l34jlbe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